新生儿出现这些异常,可能并不是病!
- 来源:爱和乐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 点击数:1755
- 发布日期:2016-12-29
面对新生的宝宝,作为妈妈总是会有这样的担心,那样的疑虑,再加上现在的信息太过于发达,很多时候同样的话题总是会有不一样的解答让妈妈在眼花缭乱中更加无所适从。这样的心情我同样一步步走过,甚为理解。 其实,新生宝宝可能出现的这些异常,却又非常常见,但却并不是病。 【体重减轻】 对大多数新生儿来说,出生后一周体重可减轻6%-9%,这是正常现象。这是由于婴儿进食和喝水少,肺和皮肤不显性失水及胎便(一种黏性的墨绿色的东西,含有来自于吞咽的羊水中的胎毛和鳞状上皮,以及肠分泌物)及尿液的排出,胎脂的脱落和脐带的干燥引起的一些体重丧失。10天之后即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需要注意的是,出生第3~4天,体重减轻可达出生体重的6~9%。若体重下降超过10%者多为异常。 【黄疸】 新生儿皮肤为粉红色,但大约有三分之二的足月宝宝在生后2-3天开始颜面和白眼珠发黄,甚至全身皮肤黄染,尿稍黄但不染尿布,4~6天左右黄染程度达到高峰,而后黄染开始消退,到7~10天左右黄染就完全消退,此时宝宝无其他明显不适表现,称为生理性黄疸,又称胎黄,属正常现象。 宝宝黄疸的主要原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一般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的生理性黄疸消退得要比足月儿慢一些,大约在生后3~4周左右完全消退。 需要注意的是,当黄疸出现时间早于生理性黄疸,或黄疸的消退时间明显延迟,黄染程度重,加上宝宝有其他不适表现时,应警惕是否是病理性黄疸,需要到医院检查。 我家两个宝儿都是因为黄疸让我在月子里格外操心。大宝当初在出生27天直接住进了新生儿病房,住了十天各种检查做完,黄疸也消退了才出院;二宝则在出院的时候就被医生反复叮嘱:吃药、观察,每隔一周来测黄疸值,后来也折腾到正好满月黄疸值才正常。唉,都不是省心的孩子啊! 【马牙】 新生的宝宝或生后2-3个月内的宝宝在上、下齿龈或在上颚中线附近,常会有一点一点的乳白色颗粒,表面光滑,为数不一。少的话可能1~2颗,多的话可能有数十颗,俗称"马牙",医学上称为"上皮珠"。 “马牙”的形成是乳牙胚在发育期内会出现牙板破裂的现象,其中一部分牙板会被人体吸收,另一部分则逐步角质化,形成白色的细小球状物。马牙的出现本属于正常,且一般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但是有时候马牙让宝宝有很痒,或者很胀的感觉,是他们出现烦躁不安,咬奶嘴等现象。一般来说通过宝宝吮吸母乳时牙床与乳头的反复摩擦,会使“马牙”受到频繁的摩擦而最终消失。 【螳螂嘴】 宝宝出生后,两侧脸颊后部通常会长出两个突向口腔的脂肪垫,使宝宝口腔前部的上下牙床不能接触。这种现象通常叫做“螳螂嘴”,是一种正常现象。宝宝吸奶的时候,用舌头、口唇黏膜、颊部粘膜抵住乳头,两个脂肪垫自然关闭,这样能增加口腔中的负压,方便宝宝吸奶。当宝宝逐渐长出乳牙时,脂肪垫就会慢慢扁平。“螳螂嘴”在口内隆起较明显,属于正常现象。 有的父母认为脂肪垫是多余的,想要把它们割除掉,是十分不可取的。这样做轻者会影响到宝宝正常吸奶,引起口腔感染;重者会造成败血症,使宝宝出现生命危险。 【乳房肿大】 男或女足月儿在5~7天日龄时,常出现新生儿乳房肿胀。 这是由于母亲怀孕时体内雌激素与催乳素等含量逐渐增多,到分娩前达最高峰,这些激素的功能在于促进母体的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而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胎盘也受到这些激素的影响,因此不论男宝宝或女宝宝的胸部都会稍微突起,有些甚至会分泌少许乳汁,俗称"新生儿乳"。 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任何的治疗。在胎儿离开母体后,来自母体激素的刺激消失,胸部也会自然平坦,增大的乳房也就渐渐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千万不要刻意地去挤压宝宝乳头,以免引起感染。 【女宝阴道出血】 新生女婴在出生后不久,父母常常发现有少许血液从阴道流出,俗称"假月经"。这是由于新生女婴在出生前体内有一定数量的雌激素,这些雌激素大部分是由母体经胎盘传给胎儿的,另一部分则是由胎儿自身分泌的。 降生后,新生女婴体内雌激素的大部分来源突然中断,雌激素的水平急剧下降,到生后5-7天时已降至极低水平,使生殖道原来增殖、充血的细胞脱落,于是便出现阴道流血的现象。 如果阴道流血不多,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加强护理,勤换尿布,尿、便后用洁净的毛巾和小盆清洗外阴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阴道出血时不宜将新生女婴放在浴盆中洗澡,以保证局部的清洁卫生,防止感染。 【粟粒疹】 粟粒疹是长在婴儿鼻部和面颊上的一种细小的白色或黑色的、突出在皮肤表面的皮疹,就像粟粒般。粟粒疹是不足三个月的新生婴儿的常见皮疹,这是因为婴儿的皮脂腺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皮脂腺分泌旺盛引起的。妈妈完全不用担心,随着婴儿的一天天成长,不需要作任何治疗,粟粒疹很快就会消退的。 需要注意的是,粟粒疹在宝宝出生后2-6个月时就会自行吸收。这段时间期间千万不要用手去挤,以免会引起局部感染。 另外,一些宝宝头部、面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会出现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多形红斑,这主要是由于宝宝的角质层还没有完全形成,遇到一些轻微的刺激也会造成宝宝的皮肤发生充血,但是这情况过一段时间就会消失了,不用担心。 【湿疹】 未满周岁前,小宝宝很容易患上湿疹,这种病征的本质与普通湿疹类似,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亦伴随着皮疹的状况出现。宝宝出现这种皮肤炎症有一定的时间性,一般在断奶后或添加辅食后会有所好转。 发病初期,宝宝的皮肤上会出现逐渐增多的小红疹,继而发展成小水疱,水疱糜烂后渗出的液体会结成黄色的鳞屑和痂皮,有时还会反复发作。这个时候,婴儿全身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皮肤炎症。其中,脸部、耳部、手部、小腿和肛门是多发的部位。 患病的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常会显的烦躁和苦恼不安,夜里难以安睡,总是忍不住想抓痒。不过婴儿湿疹并不是深层的皮肤病变,治愈后一般不留痕迹。 所有妈妈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希望宝宝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成长着,这也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幸福源泉。但是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在所难免的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妈妈分外操心、揪心、焦虑不已。 其实,请妈妈首先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情,因为绝大多数的宝宝都很健康,不要为了一点小事情就草木皆兵、自己吓自己。其次,当发现宝宝出现异常的时候(虽然宝宝还不会说话,但是他的异常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来),要细心观察宝宝的身体表现,可以更快的了解到宝宝的需要和问题的症结。最后,如果面对异常依旧不放心,与其在家里漫无目的的翻看帖子,不如带宝宝去信得过的医院,听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