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要注意这些护理误区
  • 来源:爱和乐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 点击数:1323
  • 发布日期:2016-10-31
孩子发烧要避免这些护理误区       误区一:发烧是一种小儿常见病。  发烧在婴幼儿身上的确比较常见,但发烧仅仅是一种症状,而其自身并不是病。很多种疾病都可以引起婴幼儿发烧,轻的如感冒,重的则包括脑炎、脑膜炎等。  误区二:婴幼儿发烧,应立即退烧,烧得太久,会烧坏脑子,留下后遗症。  明白了发烧不是病而只是某种病的症状的道理以后,就比较容易走出这一误区了。发烧本身对人的身体并没有危害,只有因脑炎等疾病是脑质受病毒侵害才可能影响智能。而婴幼儿发烧以后,如果立即采取吃退烧药等激烈的干预措施,可能因为热度已退而忽略引起发热的真正元凶。  如果婴幼儿只是发烧到38度左右,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必要为其服用退烧药的。自行退烧反而更能够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误区三:要捂汗。  通常,发烧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发冷、发热、发汗。只有在发冷的阶段才应该为宝宝添加衣物,在发热的阶段应该减除衣物才对,而在发汗的时候则可以穿一件比较宽松的衣服,以利于排汗。  误区四:最好打针、输液,这样退烧效果好。  专家解释,由于发烧通常都是由病毒或者细菌入侵造成的,而抗生素类药物对病毒没有作用,而输液则有其他副作用。因此,专家认为,能自己退烧最好,能吃药退烧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  而且,在给孩子吃感冒药、退烧药时,一定要选取儿童专用类药物,如果没有,一定要跟药剂师问清楚用药的份量、频度,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在给定时间内可以服用的药物剂量有很大不同。
提示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