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如何防止宝宝生病
  • 来源:爱和乐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 点击数:1199
  • 发布日期:2016-10-24
宝宝生病     【合适穿衣】  天气变化的时候,尤其是忽然变冷,很多家长会把宝宝穿的暖暖的,生怕宝宝受凉感冒。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妈妈觉得宝宝冷”的感觉。女性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和生产所带来的气血两亏,普遍都会怕冷,所以变天的时候很容易按照自己的感觉为宝宝加衣服。但是宝宝正是代谢的旺盛阶段,总是动来动去,往往比成人怕热但不怕冷。所以一来二去,就为宝宝穿多衣服了。  多穿了衣服的宝宝容易出汗,一旦遭遇冷风还真是容易感冒。相反,那些穿着正好的宝宝,看似单薄,但内外温度差别不多,还真不容易生病。  另外,多穿衣服的极端就是少穿衣服。有些家长过于迷信“三分饥与寒”的小儿平安秘诀。前几天的确很冷了,我在小公园还看到邻居家刚伴随的宝宝一袭夏装平躺在小车里“被散步”。我上前摸了摸宝宝冰凉的小手,提醒邻居宝宝有些冷啊,邻居却挥挥手说不要紧,孩子就要适当的冻一冻。看着她一边推着孩子一边大踏步的走路运动的模样,她当然不冷了,只是宝宝躺在小车里手脚冰凉,怎么会不冷呢?第二天在遇到她,就是独自一人在锻炼身体了,因为宝宝感冒了……  【开窗通风】  北风呼呼的刮,快把门窗都关下。其实这种做法有欠妥当。天冷关门关窗没有问题,但是要注意的是及时开窗通风换气。趁着每天中午和半下午温度相对高的时候,打开窗户一个小时左右。  流通的空气可以有效的减少呼吸道疾病感染的发生。就像我家一样,成员接二连三的感冒,其实就是因为家中的喷嚏声和咳嗽声不断,虽然我已经尽量开窗通风了,但是家中的大孩子玩起来还是不太注意,直接对着二宝咳嗽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如果能将生病的孩子隔离开最好,实在不行的话,就多通通风吧,让空气流动起来,尽可能的稀释掉密集的病毒和细菌,减少宝宝的感染几率。  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注意把窗户留条小缝,但不要正对着人吹。到了北方冬季通暖气的时候,室内温暖,室外很冷,冷热交替下,孩子没有及时穿脱衣,再加上家中门窗紧闭,室内空气长期不流通,孩子生起病来简直没完没了,没有个彻底好了的时候。  【增加户外运动】  气温下降,天气变冷,小公园里就会变得冷冷清清。没有孩子们此起彼伏、天真无邪的笑声,公园里的花草似乎都寂寞了许多。其实每天还是有必要带着孩子外出30分钟左右的时间的。本身宝宝的成长就需要经历一个个四季的轮回,在春花、秋月、夏蝉、冬雪的变化中让身体真实的感受季节的不同,开启每个季节不同的自保模式。  但是到了秋冬季节,很多家长担心室外太冷会让孩子生病。其实如果宝宝一直坚持着室外的活动,孩子自身的耐寒能力也会不断地增强。当然,外出的前提是要为宝宝做好足够的保暖,最好准备一件穿脱方便的外套,冷了穿上,玩的出汗了就脱掉。同时室外活动,人群密度相对小,空气流通相对好,宝宝受到病毒袭击以及交叉感染的几率就大大减少了。  【不要带孩子频繁去医院】  其实一场感冒,针对抵抗力较弱的宝宝来讲,2-3天的发热期,3-5天的咳嗽期,之后咳嗽逐渐减轻,病情恢复。这是很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家长对宝宝多注意观察,让其多休息,饮食清淡,适当增减衣物,并且加大宝宝饮水的频率就没有问题了。  可是很多家长太过于担心孩子的病情,一次生病多次就诊。有的时候上午看感冒刚拿过药,下午发现孩子发烧了继续往医院跑,第二天不见好转又迫不及待的奔往医院去了……  医院才是会让孩子受到交叉感染几率非常大的地方。一来医院门诊的通风条件有限,二来秋冬季节就诊的宝宝相对应多,三是宝宝来回奔波没有足够的休息;这些都会导致宝宝的病情加重或者拖延痊愈的时间。家长不必要大惊小怪,每次发烧都是在增加宝宝自身的抵抗力,宝宝正在勇敢的与病毒作斗争呢!  不过,一旦发现生病中的宝宝出现异常情况,比如忽然吐奶严重、喘不上气、浑身抽搐等,一定要及时送到医院的,这就是专业的魅力。家长千万不要盲目乐观,放松警惕。
提示框消息